村里有個“倔”書記
——記霍邱縣夏店鎮磚佛寺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金其華
■安徽日報見習記者 班 慧
4月20日,霍邱縣夏店鎮磚佛寺村,氣溫接近30攝氏度。從一戶村民家調解完矛盾出來,金其華頭上汗水涔涔。顧不得擦,他拿上自己的黑色帆布公文包,一腳踹響摩托車,飛馳去田里查看旱情。晚上,他還要去一個村民組開會,處理集體承包水塘產生的村民矛盾。
8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村情民憂、1224戶村民的家長里短,構成了金其華忙碌的日常。這是金其華在磚佛寺村擔任村支書的第18個年頭,也是他做基層人民調解員的第35個年頭。
“我哪兒也不去,就認這片土地!”——
“芝麻官”肩扛大責任
“小心,別踩到瓜苗!這個瓜一個要賣好幾十塊?!?月18日中午,金其華蹲在種植大戶陶李的西瓜大棚里,一邊仔細地查看西瓜的長勢,一邊叮囑別人注意腳下。兩鬢染霜,面龐黝黑,這個54歲的村書記已經汗流浹背。
“要不是金書記里里外外為我們張羅,我可能早就干不下去了!”磚佛寺村種植大戶陶李說。當初土地流轉的時候,已經簽了合同,可是部分村民法律意識不強,臨時反悔。金其華為此到村民家里反復做工作,最終才把村民說通。
有一年下大雨,大棚垮了,危及瓜苗,金其華連夜冒雨趕來,幫助陶李修好大棚。去年干旱,草莓園和附近的田地灌溉用水告急,陶李等人反映了問題以后,金其華立馬聯系工程隊在附近打了一口深井,解了莊稼用水之急。
“金書記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。他在,我擴大經營規模,心里就有底氣?!碧绽钫f。
發展特色產業,是金其華脫貧攻堅、振興鄉村的主要抓手。如今,在他的籌劃下,磚佛寺村擁有2000畝蔬果產業、6000畝稻蝦共養,以脫貧戶為主體的家禽養殖產業也欣欣向榮。2022年,磚佛寺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4.2萬元,實現歷史性突破,貧困發生率由12%降至0。
家家戶戶搞經濟,磚佛寺村村民日子過得紅火,但金其華自己家里的變化卻并不大。如今一家人還靠他每月不到3000元的工資和10畝土地生活。金其華一心撲在工作上,家里田里基本靠妻子張明霞一手打理。
忙時做農活,閑時打零工,張明霞經常忙得腳不沾地。她打趣說,老金家兄弟三個,現在就數自己家最“窮”,老頭子“倔”得很!
金其華倒覺得還好,“現在的日子過得比以前還是好多了”。說到“以前”,1988年7月,金其華初中畢業。家中貧困,他只能中斷學業。眼看著同學們紛紛升入高中,進城學習、工作,金其華暗下決心,在農村也要干出個樣子來。后來,有人勸他進城做生意,帶他去南方掙錢,他聽了之后直搖頭,“我哪兒也不去,就認這塊土地!”
從小學代課老師,到村里的計生專干、會計、文書、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、省人大代表……他像一棵樹一樣,扎根在磚佛寺村,一干就是30多年。
“不調解成功決不罷休!”——
“和事佬”堅守硬承諾
“我這輩子沒遇到第二個像他這么倔的人?!苯Y婚30多年,張明霞說起丈夫金其華,話語中有點無奈,有點埋怨,但是又隱約透露著點驕傲。
回想起來,這種倔,從金其華第一次踏上人民調解之路就開始了。
1996年,金其華剛剛進村委會工作。這一天,一個村民組的群眾因為土地糾紛,到村委會鬧得不可開交。
彼時,群眾年年上訪,村干部輪流上崗。面對多年積累的矛盾,金其華初生牛犢不怕虎,大膽站了出來。
“你一個毛小伙,說話不算數,找能拍板的人來!”村民看金其華年輕,并不拿他當回事。
“我是來解決問題的,請大家相信我!”
錯綜復雜的沉疴頑疾,針鋒相對的干群關系,毫無經驗的金其華完全低估了眼前的難題。在村民們你一言、我一語的爭吵中,他甚至話都插不上。
倔脾氣犯了,金其華就是要啃一啃硬骨頭。之后的5年,他理思路,找方法,尋竅門,一家一戶上門走訪,問題一個一個梳理,疙瘩一個一個化解,最終成功破解了這道難題。
或許是這次成功的經歷,讓金其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“倔”?!懊艿轿沂掷镱^,我會想盡一切辦法,哪怕自己受一點委屈,都要努力把事情調解好?!苯鹌淙A說。
有一次,村里一對夫妻離了婚,從中調解的正是金其華。離婚后,男方不守協議,阻止女方看孩子。女方把氣都撒在了金其華身上,一個耳光重重打在他臉上。還有一次,金其華在調解中堅持原則,公平公正處理問題,沒有一絲偏袒好友,自此好友與他不相往來……
“如果能避免更大的沖突,我個人受點委屈又算什么呢?”金其華說。
他從長期調解中總結出“快、敢、穩、細”工作法,“快”字當先,受理糾紛不過夜;“敢”字為要,化解矛盾不手軟;“穩”字壓底,冷靜處置不冒進;“細”字貫穿,情理并進不冷漠。
在調解中,金其華經常說起兩句話——“如果你是他,你該怎么辦?”引導雙方換位思考,拉近距離?!叭绻沂悄?,我會這樣辦?!睗撘颇园羔尫?,引導雙方回歸理性思維。
就這樣,一樁樁針鋒相對的爭執,在金其華的耐心調解下成功化解。當事人從面紅耳赤、怒目而視,到歸于平和,最終握手言和。
“不調解成功決不罷休!”這是金其華的“倔”,也是他對群眾的承諾。以法育人、以理服人、以情感人,這些年來,金其華調解的矛盾糾紛連他自己也數不清楚,全村1224戶人家,他調解過各類糾紛所涉及的家庭就有700多戶。
“村里大事小事都離不開金書記!”——
“體己人”傾注真感情
常年騎摩托車,金其華落下了老寒腿的毛病,戴上護膝也沒用,陰雨天常常覺得不舒服。家里有輛二手車,為什么一定要騎摩托呢?
“去村民家辦事,你老開著車去,容易讓人心里不舒服。而且鄉村里有些崎嶇小路,還是騎摩托車方便?!倍嗄陙?,金其華的手機保持暢通,隨叫隨到。風里來雨里去,他已經騎壞了4輛摩托車,現在從朋友那里買來的半新二手摩托,是他的第5輛“坐騎”。村民們也早已習慣了鄉村野路上,金書記駕駛摩托“突突”來去的風景。
2016年3月,金其華通過招考進入夏店鎮財政所,兩邊兼顧兩不誤??墒?,在村里需要他全力以赴的時候,他毅然決然地又回到了村里?!坝凶k公室的工作不去干,非要在村里吹風淋雨、受苦受累,真傻!”有人這樣議論他。
“我從事基層工作這么多年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組織上需要我,群眾也需要我,那我應該在這個崗位上扎扎實實地繼續干下去。這是我的責任。而且,如果沒有村書記這個平臺,我也不會有機會施展才能,獲得榮譽?!彼@樣想著,又全身心地撲在村務上。
“金書記辦事認真踏實,以前村子里面臟亂差,現在我們村里不比城里差!”看著村里這些年的變化,村民汪澤福深深感慨。
“原來婆媳倆是天天吵,結果金書記把婆媳矛盾都調解好了?,F在我家兒媳婦還被村里評上了‘好媳婦’!”村民萬應福說,村里大事小事都離不開金書記!
工作多年,金其華早已成為群眾心中的“體己人”,他也對群眾產生了深深的感情?!叭罕妼ξ液芤蕾?。他們擔心我走了,這里不會像原來發展得那樣好。我也舍不得離開這里?!苯鹌淙A說。
婆婆媽媽、雞毛蒜皮、鄰里糾紛……每天應對著這樣的小事,金其華不厭其煩。
“我的生活很單調,也很精彩,正是這個平凡的崗位給了我不平凡的人生。我熱愛這個崗位,我還會繼續堅守下去?!弊谝云鋫€人名字命名的“金其華調解工作室”內,他言語篤定、眼神倔強。
(轉自4月22日《安徽日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