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
中安在線 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4月20日上午,安徽博物院聯合四川博物院、長江流域博物館聯盟及全國近二十家文博單位共同推出的“共飲一江水——三星堆·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”在安徽博物院新館二樓臨展廳正式對外開放。
商周時期,在充分汲取中原青銅冶鑄技術的基礎上,立足于自然環境與本地文化傳統,長江流域先民開拓創新,創造各自系統發展、極具地域特色的青銅文明。安徽地跨江淮,長江由西南向東北斜貫全省5個市12個縣。商周時期,安徽地區作為中原和南方諸國的過渡地帶,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。先民們博采眾長,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江淮青銅文明。
本次展覽展出文物珍品140余件(套),年代自商代至戰國。涵蓋了巴蜀文化、荊楚文化、吳越文化等獨具特色的青銅文化體系,展品種類包括青銅器、金器、象牙器、玉石器、原始瓷器等多種文物類型。滾滾長江,延綿萬里,溝通兩岸及各干支流,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。
“三星堆·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”開幕
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
“三星堆·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”現場
伯各銅卣
三星堆·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
卜甲
蟠龍蓋羊首獸面紋銅罍
吳王光劍
象牙
嵌錯龍鳳紋銅樽
秦公镈
青銅人頭像
青銅鴛鴦尊
獸面紋銅鐃
銅人面具
魚紋金帶
長江與黃河流域的青銅文明交相輝映、相互影響,共同建構了中國青銅時代絢麗輝煌的文化主體。于長江流域所見的一件件精美的青銅器,不僅是藝術、生活與技術的載體,也是文化交流、文化傳承和文化認同的見證。讓我們一起靜靜欣賞,長江文化中這顆耀眼的明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