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之計在于春。各地各部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拿出“拼”的精神、“闖”的勁頭、“實”的干勁,吹響“強信心”的新春號角——從城市到農村,從政府到企業,人們鉚足干勁、奮躍而上。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,正是推動中國發展的活力之源。
人無精神則不立,國無精神則不強。唯有精神上站得住、站得穩,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、挺立潮頭。今天,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強,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造性進一步激發,志氣、骨氣、底氣空前增強,黨心軍心民心昂揚振奮,匯聚起砥礪前行、攻堅克難的強大精神力量。
“當驚世界殊”的發展成就讓中國人民自信自強。精神決定于物質,是社會物質生活實踐的反映。輝煌成就鼓舞人心,激揚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。2022年,從北京冬奧會、冬殘奧會上冰雪健兒馳騁賽場取得驕人成績,到億萬農民辛勤勞作實現糧食生產“十九連豐”;從各地基層干部扎根鄉土投身鄉村振興火熱實踐,到無數醫務人員不畏艱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;從“天眼”觀天、“嫦娥”探月、“夸父”逐日,到航母下水、C919交付、空間站巡天……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、發生歷史性變革,有力提振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和自信心。
“更上一層樓”的美好生活讓中國人民自信自強。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讓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直抵人心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,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: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,全面建成小康社會;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、社會保障體系、醫療衛生體系,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;不斷改善生態環境,祖國的天更藍、山更綠、水更清……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成現實,讓中國人對昨天更自豪、對今天更安心、對明天更自信。
“上下而求索”的新的征程讓中國人民自信自強。自信自強是體現新時代中國、中國人民、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一種鮮明品格。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激發斗爭精神,贏得發展主動。新的歷史時期,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以及由此帶來的種種挑戰和沖擊,只要我們拿出“天不怕,地不怕,改造世界雄心大”的那一股子精氣神,發揚歷史主動精神,不斷提升斗爭本領、抵御風險挑戰、聚力攻堅克難、解決重大矛盾問題,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風險挑戰,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。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是推進改革創新的重要支撐。今天,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繁重任務,只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、轉變觀念,完善改革思路、做實改革舉措,釋放改革活力、提高改革效能,沖破束縛各方面創造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,就能為發展注入強大的改革動能。
精神和夢想是心中不滅的火炬,是執著前行的動力。新征程上,奏響自信自強最強音,敢于有夢、勇于追夢、勤于圓夢,我們定能抵達夢想的彼岸,讓夢想照進現實。